離新春佳節還有不到兩個月,又到了家家戶戶做香腸臘肉的時節。尤其是川渝地區的人,要是年夜飯沒有香腸臘肉,總覺得少了點什么,更何況還是豬為“主角”的豬年。
十年前,“北大才子畢業賣豬肉”的新聞,在網絡還不如現在發達的當時引起了軒然大波。上游新聞記者發現,重慶渝北區一家豬肉檔,為了吸引顧客,在路邊擺出了桌子讓市民親自動手試做臘腸,而教市民灌臘腸的人正是剛剛畢業和還在讀大四的的大學生。書讀得好好的,他們為什么要來賣豬肉?
大學生灌香腸賣豬肉手藝嫻熟
▲陳勇展示自己為顧客制作的香腸
“傳統手工臘腸最好是兩個人配合,一個人灌一個人擠,才能提高速度的同時又擠壓均勻?!?/span>18日,渝北區一家豬肉檔,在老師傅的指導下,兩個看上去很稚嫩的小伙子,正在一板一眼的教市民如何手工制作臘腸。
其中一名小伙子名叫陳勇,他是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財務專業一名大四“準畢業生”,僅僅加入賣豬肉的行列20來天。
切豬肉、和豬肉,再將新鮮豬肉麻溜地灌到腸衣中,聽取市民的口味后,加入鹽和花椒?,F場,陳勇給一旁的老師傅胡大姐打下手,一邊快速地和著手中腌制的豬肉,一邊眼睛一刻不離地觀看師傅灌香腸。
“以前在屋頭給大人打過下手,搞起耍的,現在做起來上手還比較快?!眮硗氖忻癫簧俣紝@個稚嫩的面孔很好奇,聽說他是重郵的大四學生后,更是驚訝:怎么年紀輕輕的,跑起來賣豬肉、灌香腸?
機緣巧合來賣肉
靠勞動賺錢的他從沒覺得丟臉
“雖然現在社會對職業的包容度已經很高了,賣豬肉我也覺能接受,但是剛進這家賣豬肉公司的時候,還是有點不理解,這么簡單的工作,為什么要招大學生,隨便找個鐘點工成本會小很多!”陳勇介紹說,自己學的是財務專業,年前正是找工作的高峰期,在進入這家企業之前也嘗試過兩份其他工作,但均因為工作時長太長和薪資過低而放棄。
看到學校的豬肉公司宣講會,陳勇覺得待遇還可以,管培生崗位又和自己的專業有聯系,就前來應聘。沒想到,機緣巧合下,從來沒想過自己會踏入賣豬肉領域的陳勇,竟成為了一同參加應聘的30多人中,入選4人中的一員。
剛進入這家公司的時候,正好是一家店新開業,陳勇等管培生的工作就是舉著宣傳牌四處宣傳,或者向過往行人派發傳單。
▲郭春橋在肉店已經工作3個月
“派傳單只是這份工作最基礎的一部分,都屬于宣傳工作,和檔口的豬肉賣得好不好,顧客對一個陌生的豬肉品牌了不了解有最直接的關系。而我們作為招聘進來的管培生必須要從基層做起,了解市場的每一步運轉過程?!惫簶蚴呛颖笨萍即髮W的應屆畢業生,同樣是通過校園招聘進入到這家土豬銷售企業。比陳勇早半年時間,經過了這家企業專門為大學生培訓開設的“屠夫學?!睂I培訓。
在談到周圍人的看法時,兩名大學生坦言,周圍有一些人會抱著“一個大學生怎么能去賣肉”的看法。但陳勇覺得,現在社會對職業選擇越來越包容,面對那些不解和質疑,他認為“無所謂”,“來的第一天就摸了一下豬肉,覺得還好,沒有難以接受??縿趧淤嶅X,我絲毫不覺得丟臉?!?/span>
事實上,這家賣豬肉的企業曾經因為老板陳生是北京大學畢業而聞名,后又因“十萬年薪招聘研究生賣豬肉,只招30人吸引千份簡歷”而引發全社會對就業話題的大討論?!案邔W歷”人才來賣豬肉已經是這家名為“壹號土豬”豬肉店的標簽。
為了讓大學生們從象牙塔里走出來迅速地適應社會,同時也因為好的豬肉佬太過難得,北大豬肉佬陳生干脆創辦起“屠夫學?!?,用一個月的軍事化管理方式,教授他們營銷、管理、服務、烹飪等課程,還有豬肉分割實操課。據稱,該學校已經為“壹號土豬”輸出了5000多名“屠夫”,其中80%以上都是大學生。
從事賣豬肉行業20多天,陳勇從發傳單,到忙時進入檔口里打下手,他覺得這份工作越來越有意思,不是我們想象中簡簡單單一個豬肉攤,“它有管理,有營銷,還講服務,有很多東西可以學習?!彼查_始理解為什么賣豬肉要招大學生。
應屆生郭春橋稱自己也是剛剛開始學,從前從未干過這種活,“以前家里做臘腸,媽媽從來不讓我做,她一定想不到我現在能幫別人做?!彼谋砬橛行┑靡夂挽t腆。在選擇工作時,他曾遭到父母的強烈反對,不過經過了半年的市場鍛煉,郭春橋已經升為小組長,可以帶著陳勇這些新人開拓新的市場了。
該企業重慶市場負責人牛永良介紹說,11月,他們在重慶大學、重慶工商大學、重慶郵電大學等7所高校都進行了宣講會,僅是重慶郵電大學場次,就收到了30多份簡歷,在經過4輪現場面試之后,只選擇了4人。
“像陳勇、郭春橋他們這種大學生在公司有明確的上升通道,從賣豬肉、切豬肉這樣的基層做起,未來的方向會是往管理層方向發展?!睋Q,該企業的這種梯隊人才培養戰略為企業高速發展打下了基礎。80%以上的市場負責人都曾經派過傳單,賣過豬肉,從一線開始,這也是陳勇和郭春橋從一個大學生轉變為“豬倌”的動力。
漲知識:
做臘腸,肥瘦比例看這里
“到了冬天顧客有做臘腸的需求,我們為了提供更好的服務,會幫他們手工灌制?!爆F場教做臘腸的胡大姐,對于兩個大學生徒弟,大姐連連稱贊,上手快,手腳利索。
胡大姐從2007年就開始賣豬肉、灌香腸。11年來,對于重慶臘腸市場的變化,胡大姐說,從前大家愛吃肥的,現在越來越注重健康,肥瘦比例從原來的4:6到現在3:7,對于豬肉原材料和制作環境也更為挑剔,前腿肉嫩滑,是做臘腸的首選。
還有部分顧客愿意選擇更貴的梅花肉作為原材料,因為瘦肉中含有更多的肌間脂肪,是最香嫩的部位。傳統手工灌制依然是熱門選擇,相較于機器灌的臘腸,“傳統手工制作的臘腸更加均勻,口感也更好?!?/span>
■上游新聞記者 楊辛玥 攝影 劉力
▲請欣賞壹號土豬川味臘腸制作教程
■視頻拍攝:田媛 后期:吳松清